华铁股份:构建轨交核心零部件平台尽享维保市场扩张红利

轨件迎来更新换代+新需求爆发的红利时代。今年上半年,中铁股份作为轨道交通零部件的平台型企业,抓住“智慧轨道交通”的行业发展机遇,快速迭代新产品。同时,公司深耕后服务市场,推进与主机厂、铁路局的本地化合作,实现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9.84%,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轨道交通装备“存量+增量”双周期红利叠加
2022年上半年铁路投资先抑后扬,新线投产捷报频传。根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建设铁路1.9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2万公里,普速铁路7000公里。铁路年均增长38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400公里,普速铁路1400公里。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强度仍将高于普速铁路。
中国中铁作为轨道交通零部件的平台公司,涉及七大业务单元,拥有五大核心子公司,提供十余种轨道交通核心零部件产品。
上半年,公司坚持以轨道交通核心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为主营业务,在巩固和提升新主营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进入中国高铁核心技术领域。同时,公司深耕维修服务后市场,加快与主机厂、铁路局的本地化合作,强化精益管理,全力打造“轨道交通核心零部件国际平台”。
随着钢轨配件增量市场逐步进入稳定增长的市场环境,存量市场仍有巨大的置换需求。中国铁路总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不断增加经营的产品种类,开拓轨道交通“后市场”维修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现役动车组装载率高、资质覆盖面广、核心产品数量多的优势,加强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各铁路局和CRRC下属主机厂的沟通,推进国产化配套,持续扩大维修业务规模。
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2.45亿元,轨道交通零部件业务综合毛利率为33%。其中,后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年初的53%提升至56%。
借船出海,在国际市场寻求新的成交量。
国际上,轨道交通行业变革持续深化,全球行业巨头深度融合。国内轨道交通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经营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地区和企业正在加快整个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布局,并逐步形成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受益于铁路巨头海外订单的增加,国内零部件企业的海外市场也在同步推进。
华铁自身也在积极寻求国际市场的战略布局。不仅与国内知名高校中南大学深度合作,不断加强制动器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还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布局。
2021年,中国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业务取得显著进展,备用电源、全程轨座、烟火报警器等核心部件在智利、阿联酋、印尼动车组、中老铁路得到应用。今年8月,华铁控股子公司华铁西府法威莱出口南非的砂光阀完成实验验证,正式进入批量供货阶段。首批订单共计440套打磨阀,将应用于南非铁路55台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