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正文

过亿中国人都需要的康复医疗,上海该怎么提升?

每日财经网 2025-01-15 20:56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8054   

深度老龄化大势下,如何提升居民的生命质量和体验? 康复医疗可以作为一个答案。如果说临床医学以生存为主要目的,让患者活得更长久,那么康复医疗则是以生活为目的,让...

深度老龄化大势下,如何提升居民的生命质量和体验?

康复医疗可以作为一个答案。如果说临床医学以生存为主要目的,让患者活得更长久,那么康复医疗则是以生活为目的,让患者能活得更有质量。

继发布《上海市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实施方案》和《上海市示范化康复医学中心建设方案》后,2024 年,上海又发布了《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允许外资在沪设立三级康复医院,丰富国内康复医疗服务的供给。

尽管整体上,上海的康复医疗服务走在前列,但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星国际联席 CEO陈启宇注意到,现阶段上海的康复医疗行业仍存在可提升之处。

一是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规划方面有待改进。在空间分布上,上海康复医疗机构分布不平衡,市区少郊区多,东少西多,东部康复医院数量亟待补充。在层级设置上,上海康复机构以二级康复医院为主,尚未开展三级康复医院评定,康复医疗中心和康复门诊的数量较少,机构形态单一,患者在不同层级机构之间的转诊不畅,影响运行效率和医疗质量。

二是康复医疗支付模式过度依赖基本医疗保险,尚不完善。康复医疗收费依据的《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康复项目医保支付规范》发布已有 7 年,不能完全匹配当下的医疗支付需求,基本医疗保险存在医疗服务定价标准不科学、医保报销适应症限制、报销比例和限额低等问题。比如说,基本医保无法覆盖急性恢复期患者每天 3 小时的必要康复治疗,患者易错失最佳恢复效果。这也同时导致,市场上主流商业保险公司因为康复医疗既往临床和支付数据不足,无法开发相应的康复医疗保险品种,继而使得康复治疗过分依赖于基本医保支付,既加重基本医疗保险的负担,又遏制了多样化的康复消费需求。

三是上海市康复医疗产业化整合度有待提升。目前上海虽有多个知名康复医养机构,但产学研医的集聚效应缺乏,尚未在国内产生辐射和引领效应。

基于此,陈启宇在提案中建议,建立医疗网络完善、医疗层次分明的三级康复诊疗体系;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石,商业保险为补充,消费医疗为特色的多元化康复支付体系;鼓励上海康复医疗服务和康复产业协同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牧晓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news/2022/0711/9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