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四小狗”协同创新,具微科技驱动行业级应用产业化进程
2025年11月16日,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落下帷幕。本届展会展览规模达40万平方米,汇聚全球2000余家企业参展,观展人次突破50万,再度彰显其高新技术领域“风向标”地位。机器人展区以“技术落地率同比提升60%”的成果成为展会焦点,而来自杭州的“四小狗”产业阵营——云深处、宇树、具微科技、五八智能组成的本土头部轮足机器人企业群体,在此引发广泛关注。宇树与具微科技作为参展代表,分别通过动态演示与技术创新,展现出“杭州智造”的多元技术实力。其中,具微科技携第二代轮式四足机器人MOVENEW P1的核心骨骼系统亮相,凭借全地形适应性骨骼创新和全栈自研技术突破,成为展会现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级解决方案提供商。

杭州“四小狗”在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源于四家企业构建的“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的生态闭环。公开信息显示,依托与国内众多知名985/211高校建立的深度产学研合作网络,云深处构建了“技术研发—产业转化—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高端科研平台;五八智能深耕特种作业场景,在应急救援等领域形成成熟解决方案;宇树以消费级产品打开市场,据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透露,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具微科技则精准锚定行业级应用赛道,以全地形适应性骨骼创新和全栈自研体系构建核心竞争力,专注解决工业、能源等领域的实际作业痛点,与另外三家形成差异化协同发展格局。

作为杭州“四小狗”中的行业级应用代表,本届高交会上,具微科技通过MOVENEW T1实际应用案例与MOVENEW P1骨骼创新解析展示,凸显其从技术研发到规模量产的产业化能力。其骨骼系统针对行业场景深度优化:宽体长腿结构专为适配厂房巷道、设备间隙等狭窄空间而设计,大幅提升在受限环境中的通过性;大尺寸越野轮毂配备高抓地力胎面,可轻松应对碎石、油污、积水等复杂地面环境,保障机器人在各类工业场景下的稳定移动;自主研发的“DynaForce劲擎+”关节模组则为重载作业提供稳定动力支撑,从设计源头解决行业应用中的“场景适配难”痛点。这一系列骨骼创新,使MOVENEW P1能够真正适应多样化的行业作业环境,为后续功能扩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骨骼创新的基础上,具微科技进一步实现产品架构突破——摒弃传统“专用设备”局限,升级为“智能移动平台”。骨骼结构预留标准化上装接口,可无缝对接红外热成像仪、多气体传感器等12类行业设备,实现“单平台+多模块”的灵活配置。相较于传统定制化方案,这一创新架构将客户部署成本降低30%以上,大幅提升行业应用的经济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具微科技现场披露了MOVENEW P1的性能升级规划:动态作业负载可达100kg,最大静态承载能力提升至300kg。这一突破使其能够更好地践行“为客户提供行业级全定制解决方案”的核心主张——针对能源巡检、工业仓储、智慧安防等不同场景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平台化架构搭配定制化模块,实现从“通用产品”到“场景专属”的精准适配。“对行业客户来说,机器人能否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作业、解决实际问题,比单纯的性能参数更重要。P1的骨骼创新和负载突破,正是我们深入场景、针对行业痛点进行研发的结果。”具微科技现场负责人的务实表述,得到了多位工业客户的认同。

除了产品与技术突破,具微科技在服务与产业布局上同样展现前瞻性。服务端,企业打造行业级应用的“4S”体验,其首家具身智能4S店已吸引超1000家企业咨询,提供从需求诊断到后期维护的全流程服务;产业端,企业布局产能与供应链创新,计划将MOVENEW P1量产工厂落户杭州钱塘区具身智能园区,目前前期筹备工作已启动。未来工厂将依托园区产业集聚优势,进一步优化供应链效率,降低定制化方案的落地成本。

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杭州“四小狗”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明确提出对聚焦行业级应用的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在此背景下,宇树扩建生产基地提升消费级产能;云深处、五八智能加码核心技术研发;具微科技则凭借以全地形适应性骨骼创新和全栈自研技术体系,从高交会技术展示到钱塘区量产规划,稳步推进行业级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从产品架构到服务模式,从骨骼设计到产能布局,具微科技的创新实践不仅解决了行业级机器人“落地难、定制贵、服务弱”的痛点,更与杭州“四小狗”的协同发展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广告责任编辑:白乙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