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现代2022年年报:连续三年营收增长加速 推进”AI低代码“开发平台
4月13日晚间,金现代(300830)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随着公司“双轮驱动”战略的不断深化,公司不仅在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上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同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软件产品和服务方面增量显著。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4.73%。这也是公司自2020年上市以来连续三年实现营收增长。
金现代以“科技创新为第一驱动力”为公司基本理念,长期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首次过亿,达到1.04亿元,同比增长34.9%。
公司表示,未来将在继续深化和稳步发展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AI低代码”开发平台为核心的标准化、通用软件,将公司的市场和客户从央企拓展至省市属国企、民营龙头等规模性企业,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软件产品和服务。
“双轮驱动”战略助力稳健发展
金现代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标准或通用的基础软件平台的开发、服务与销售。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2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2022年,全国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
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金现代凭借“双轮驱动”战略实现稳健发展。电力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公司借凭丰富的经验,得到头部客户认可,大客户云集。截至2022年底,公司电力行业主要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以及浙能、福能等地方能源集团公司等;轨道交通行业主要客户包括国铁集团、中铁建、中国中铁等;石化行业主要客户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
另一方面,公司大力发展以“AI低代码”开发平台为核心的标准化、通用软件,将公司的市场和客户从央企拓展至省市属国企、民营龙头等中大型企业,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软件产品和服务。公司打造了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知识图谱可视化开发平台、IT智能运维平台、文档智能预审平台等一系列软件,并借助于公司在全国近二十个区域销售中心网络,目前已初见成效。
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来看,电力行业仍是公司主要营收来源,2022年实现营收4.6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74%;铁路、政府和航天等分别实现营收4851.28万元和1.15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7.73%和18.27%。
2022年,由于项目实施进度、收款进度等受到影响,致使收入确认不及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多,同时为巩固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继续加大在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等产品上的研发投入,该等综合因素影响致使净利润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6.83万元,同比下滑13.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扣非后净利润4506.10万元,同比微降1.65%。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向好,自2022年下半年起,金现代业绩触底反弹迹象明显。年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公司净利润由负转正,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415.74%和64.44%。
坚持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创新高
为推进双轮驱动战略的落地实施,强力推进低代码、人工智能等技术及平台的研发和应用,使公司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22年金现代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
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04亿元,自2020年来,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三连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从2020年的9.68%上升至2022年的16.54%。此外,截至2022年底,公司研发人员达679人,同比增长68.07%。
今年以来,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技术高速发展。金现代拥有众多行业应用场景,为AI发力带来了巨大优势。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NLP、OCR、知识图谱等技术成果,以及与百度文心一言、百度飞桨的合作,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帮助电力企业打造知识大脑、加速智能化升级。
目前,公司已将AI与检测监测感知技术、大数据技术、可视化技术、BIM+GIS技术等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轨道、隧道、桥梁、接触网、通信信号设备等基础设施专业数据的精准感知、态势研判和智能管理,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运维水平。
展望2023年经营计划时,公司表示将在坚持“科技驱动产业升级,市场引领规模发展”的发展理念下,坚持科技创新,保持研发投入,稳住基本盘,重视压舱石。一方面继续加强在电力行业信息化的领先优势,深耕电力生产等细分业务领域,持续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等特大型能源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另一方面,稳步实施行业拓展战略,凭借在电力行业信息化、数字化二十余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继续将产品及服务向铁路、化工、航天等行业拓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广告责任编辑: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