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占半壁江山,火爆广交会成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何柳颖 广州报道
10月羊城,盛会开启。10月15日开幕至今,第134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如火如荼地进行,全球采购商、参展商在此聚集。
在广交会进口展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来自埃及的家电企业AKAI,他们为本届广交会带来了微波炉、冰箱等产品。为了记录这次广交会之旅,AKAI在其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多个与商户洽谈场景的帖子,该公司还将广交会形容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展会”。
本届广交会有多火爆?10月17日是第134届广交会开幕第三天。截至目前,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8.7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比第133届同期大幅增长。人流如织、商流如潮,广交会上部分展位还出现了“一座难求”的情况…...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广交会盛况展现出中外贸易合作的持续升温。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进出口总值的46.5%。
广交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注脚。本届广交会开展首日,截至下午5点,来自20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比上届大幅增长,这其中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采购商增长幅度最大。据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绍,本届广交会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占比60%。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互利程度总体呈快速提升态势。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十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由2013年的10.11万亿元攀升到2022年的18.95万亿元,累计增长87.4%,年均增速达到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广交会表现火爆,因为经历几年疫情后,各个国家市场库存出清,已基本实现去库存,急需到海外市场填补库存,而广交会为商家们提供了很好的采购机会。
此外,陈万灵认为,在美国等国家搞“脱钩断链”的影响下,开拓新兴出口市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新兴市场成外贸企业“新战场”
“我来广交会好多次了,几乎每年都来,我发现本届广交会的境外采购商明显比春季要多。希望能多增加点销量,我觉得还是很有希望的。”浙江贝力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向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在走访时发现,不少外贸展商与刘向前的感受相似。
与此同时,多位参展商向21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市场,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
在主营工具品类的广交会B区展馆,名为total tools的工具产品展位以整齐划一的、抢眼的蓝绿色设计吸引了不少境外采购商的驻足围观。“昨天展位的人流量更大,很多前来咨询的客户都挤到展位外了,一天下来估计有上百位。”展位负责人李畅告诉21记者,今年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有明显增加,对我们来说是拓展市场的好时机。
李畅告诉记者,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作为主打市场,吸引客户的主要途径则是走性价比和专业路线。他称,“凭借中国的生产优势,我们的产品价格是很多国际大品牌产品的20%—30%。与此同时,我们主打专业性用途,比如欧美国家的同类型工具主要是家用,而我们的产品则是专门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专业工人。”
对于商家而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既是我国外贸企业的“新蓝海”,也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战场”。
“几乎不太可能在展会上拿下订单,现在只是第一步。”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展位负责人Leo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大多数客商都是询价为先,拿到宣传资料后,他们会深入了解一番或者到我们的工厂实地参观才有后续的洽谈。Leo表示,专注五金的外贸市场同业多,不少采购商签下订单前要“货比三家、五家甚至七家”,竞争压力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们更不愿意错过参与广交会的机会。Leo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产品如螺丝刀,销量最好的是在南美市场,主要集中在智利和阿根廷,像今天在广交会接触到的巴西客商,以及中东地区国家的客商都是我们未来拓宽海外市场的机会。
对于很多参展商来说,参加广交会还是一次重新联络老客户的绝佳机会。“参展之前,我已经联系了不少老客户,告诉他们我们的展位,邀请他们来看我们的新产品。”河北天航机械有限公司展位的负责人赵先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生产和售卖的起重机械设备主要是商用,所以客源向来比较固定,目前主要销售地集中在欧美、亚洲和南美。他告诉记者,现在正在争取来自俄罗斯客户的价值2500万美元的大订单。“我们每年会稳定研发一定量的新产品,特别是针对新兴市场,设计更多适合他们需求的产品。”赵先生补充道。
陈万灵发现,不少采购商更频繁地在广交会现场“比价”,甚至拿广交会展示的货品跟全球其他展会作比较。对此,他表示:“我国的一些产品与很多新兴国家的产品重合度较高,这对于参展商开拓新兴市场是挑战,但也是机会。”
走进中国、走向全球
作为全球重要商贸平台,广交会也是一众境外企业走进中国、走向全球的重要通道、平台。
为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协调平衡发展,自2007年4月第101届广交会开始,大会增设了进口展区,广邀境外企业参展。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十年来,共建国家采购商到会人数占比从50.4%提升到58.1%;进口展累计吸引7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2800多家企业参展,占比超过60%。
在进口展区里,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商品琳琅满足,吸引人们眼球:埃及的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希腊的燃气灶、炭炉等各式厨具;马来西亚的润滑剂和机油......
作为广交会的老朋友,来自马来西亚的参展商刘建壮已经是第二十次参加广交会。他告诉21记者,这些年来,广交会为他们维持和拓展全球客户关系网络作出了莫大贡献。“我们的商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要去这么多个国家逐一交流很麻烦。所以我们会在广交会期间,和新老客户集中见面。”
刘建壮所在的企业主营胶水、润滑油等汽车养护产品。据他介绍,目前公司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车正在崛起,这给我们的传统产品销售造成了一定压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因时而变,比如这次广交会我们就带来了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养护产品。”
青睐中国市场的境外企业不胜枚举。来自希腊的Camper Gaz是一家小型燃气器具和储气罐制造企业,展位现场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已经是她第十次参加广交会。在她看来,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公司非常希望通过广交会结识中国的商业合作伙伴。
这成为了境外企业加快走进中国的一个缩影。吕大良近日介绍,我国自拉美、东盟、欧盟进口均已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三季度环比增速分别为8.5%、6.3%和2.6%。
走进中国,不止中国。参展三天,Camper Gaz接待了多个来自全球各地的采购商,收获颇丰。“我们已经签下了多个意向订单,客户分别来自非洲、欧洲、中东等区域的国家。”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来自土耳其的参展商Ugur Ericek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从2009年就开始参加广交会,至今参加次数已经超过20次。”彼时是广交会开幕首日,Ugur Ericek乐观地表示,“我们展位今天已经迎接了许多客人,他们来自欧洲、阿拉伯国家等等,全世界各地都有。他们都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相信很快会有成交。”
尤值一提的是,参展二十年来,刘建壮不仅实现了公司的业务拓展,也目睹了中国制造、中国产品的蜕变。他称,“看到中国在不停进步,中国的工厂愈发成熟,这也刺激着马来西亚企业不断追求进步。”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伴随着中国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深化,正有越来越多的境外企业瞄准了中国市场,以及借由中国进行全球布局。对于他们而言,广交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全球贸易的买卖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以及相互学习的重要场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