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 正文

财经聚焦·关注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丨“真金白银”加速落地财政政策更加给

每日财经网 2024-11-24 02:38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6439   

题:“真金白银”加速落地财政政策更加给力 新华社记者申铖、胡旭、潘晔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组合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税费优惠等多种政策工具,并积...

题:“真金白银”加速落地 财政政策更加给力

新华社记者申铖、胡旭、潘晔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组合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税费优惠等多种政策工具,并积极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

财政“真金白银”落地情况如何?国家“钱袋子”发力效果怎样?记者近期深入多地采访。

“债”上发力,积极扩大有效需求

“政府最高补贴20%”——一走进贵州省贵阳市红星美凯龙北京西路商场,关于家具家电以旧换新的标识映入眼帘。

“自9月7日贵州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启动以来,我们商场的客流量同比增长70%,商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02%。”商场总经理桑纪永说。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财政“真金白银”保障必不可少。为此,我国明确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两新”工作。

在政策拉动下,贵州部分重点消费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贵州省已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64亿元,鼓励消费者换新消费56.36亿元。

专项债是今年财政政策“工具箱”的重要一项,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走进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第三幼儿园,教学楼崭新精致、充满童趣,操场色彩鲜艳、设施齐全。这所幼儿园获得了1100万元专项债资金支持,于今年9月顺利开园,目前有300多名幼儿就读。

“今年以来,南漳共发行专项债券10.94亿元,涉及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南漳县财政局局长郭集东说。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各地累计发行专项债券3.63万亿元、支持项目超过3万个,在扩投资的同时,也发挥着补短板、促创新、惠民生等作用。

“税”上优惠,着力为企业减负担、促创新

在江苏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示范智能制造车间里,高端六轴机器人和AGV联合作业实现无人化生产等场景随处可见。据了解,南京巨鲨今年已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税款减免超1400万元。

“得益于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我们已成功打造多个智慧医疗产品,申请国内外专有技术1000余项,其中4项专利填补了全球专业领域的空白。”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表示。

减税降费,利当下而惠长远,是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着力点。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今年着力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实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政策,完善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今年以来,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推进。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8万亿元。专家表示,今年我国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支持,能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强化研发能力。

增量推进,一揽子政策加速推出

存量财政政策持续推进的同时,更多增量政策也“在路上”。

就在10月底,一项惠及学生们的政策提升了“含金量”。

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的通知,我国将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统筹考虑提标和扩面,让更多学生享受资助政策调整红利。

“国家奖助学金名额增加、标准提高,可以有效增加对学生的奖励资助力度。”成都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舒文说,学校近期正在组织开展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审,新政策将在学校更好培育专业人才、缓解家庭困难学生经济压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10月12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

这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多个方面。

一项项财政政策因时酝酿、因势推出,一笔笔财政资金加速“落袋”、落地落实。可以期待,财政政策“工具箱”将更加精准地在国计民生关键处有效发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兰心雪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news/2022/0711/9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