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藤|海迈医疗邱雪峰“爱折腾”:从一线心血管外科教授到人工血管创业者
编者按:
21青藤是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打造的与企业共同成长专题栏目,讲述企业故事、创始人故事,链接产业与资本,一起助力中国创新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实习生 兰鑫宇 北京报道 日前,海迈医疗获得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基金新一轮融资,这已是海迈医疗在资本凛冬大环境下今年获得的第二轮融资,几个月前海迈医疗刚获得太浩创投、领军创投数千万元的Pre-A轮投资,到目前为止,这家致力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平台技术的医疗初创公司成立1年多就完成了三轮融资。
在资本市场转冷的背景下,是什么独特优势使这家初创公司受到资本的青睐?海迈医疗创始人邱雪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讲述了其“爱折腾”的故事。
创业之前,邱雪峰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是一名与心脏外科手术、人工血管打了20多年交道的心血管外科专家。而这之后,邱雪峰则成为了一家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平台技术公司的创始人。
邱雪峰在2022年6月10日做完最后一台手术,第二天整理好办公室物品,6月12日一大早就从武汉驾车一路向东9个小时后来到苏州,一到邱雪峰就忙着查看场地、招聘人才、购买设备,正式开启了全职创业。如此果断背后的底气是邱雪峰多年来身处临床一线的丰富经验和18年以来在组织工程血管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辛勤耕耘。
实际上,中国人工血管领域已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据悉,中国人工血管市场需求规模约300亿元,而实际市场销售在2027年预计会突破50亿元,增长空间极大,但目前尚无一家国产的小口径人工血管医疗器械获批,临床选择匮乏使得中国患者不得不使用价格高昂的进口人工血管,明显降低了患者可及性并增加国家医保负担。
而邱雪峰想做的事就是将自己多年的“积累”进行临床转化,通过创立海迈医疗一举突破这一被欧美企业“卡脖子”难题,让更多有需求的中国患者使用上“负担得起”的小口径组织工程人工血管,于是便有了其创业的故事。
“爱折腾”
“回想起这么多年以来我真的是爱折腾!家人都抱怨我!”邱雪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顾其过去经历时不禁感慨。
邱雪峰有着和很多优秀医生一样的职业路径:1992年考入湖北咸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5年,2002年考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究生重返校园,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博士学位,2012年11月获得加州再生医学研究所奖学金赴美留学,2012-201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同时也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奥克兰Benioff儿童医院、劳伦斯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干细胞中心Clinical Fellow,2016年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工程系项目研究员。
2016年底结束国外学习和工作,回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继续进行紧张而繁重的临床工作,同时积极推进组织工程血管研究,在主动脉大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外科治疗具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作为博士生导师,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有深入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但与多数医生不同的是,邱雪峰过去有着独特的 “创业”经历。
“1997年本科毕业留校工作,虽然是三甲医院,但那时候手术不多, 一般上午跟着主任做一两台手术,中午12点之后就没事了,周末更没事做,于是便利用闲暇时间,折腾起了副业,当时为了解决一家人的生活。1998年11月开了第一家音响电器店,积累资本后扩大规模办起了家电城,一共开了三家店,那个年代在国美、苏宁电器没下沉的地级城市生意非常不错!”邱雪峰回忆称。
邱雪峰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享了第一次创业时的趣事:“有天晚上停电,我出来逛街,偶然在医院门口地摊上看到《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一套书,便买下一晚上就读完了,书中讲述了松下幸之助早期卖电灯泡的时候就是秉承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我早期经营电器时就倍受其经营理念启发和鼓舞!那段时间,为了做好服务和售后,邱雪峰说他常常在医院工作下班后,亲自前往顾客家里帮其安装调试设备,深得顾客赞赏,积累了良好口碑,因此能很快扩大规模和销售。”
2005年在经过3年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培养后,一拿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通知书,邱雪峰和家人商量决定专心医学,就把经营7年的全部店面都关了。
这段经历,让邱雪峰对创业有了初步的经验和思考。
而此次创立海迈医疗,邱雪峰解释称,并不是一时兴起和跟风,而是经过积累和沉淀了接近20年,从临床需求出发结合自己的临床和研究经历,真的想做些有益于中国患者的事,特别是在伯克利的三年,深受旧金山湾区和硅谷的创业氛围影响,第一次参观雅培在Redwood的MitraClip生产线、第一次参观Genentech、Gilead、Intuitive Surgical、Boston Scientific、St-Jude的情景深受震惊。
“其实,辞职创业时,身边的领导、同事和同学都不理解,当年一起留校的一个博士同学打趣和我说:老邱你真是神经病,在协和医院我们可能一辈子难混到这个位置,然而现在你什么都不要了,轻描淡写地就辞职。” 邱雪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讲述了当时离开协和医院的情景。
不仅同事们不理解,协和医院领导也不希望邱雪峰离职。“当时领导不同意我离职创业,担心我创业失败,建议说‘要不把医院岗位保留下来,就在武汉创业,也可以整合本地的资源’。由于前期自己调研了长三角地区的创业环境,我还是谢绝了领导的好意,全职来苏州创业。” 邱雪峰对关心自己的领导、老师、同事和同学一直心存感激。
尽管可以在医院“舒适圈”躺平,但邱雪峰依然选择全心全职创业。
从教授到创业者,这样的角色转变不可谓不大。在融资过程中,投资人质疑邱雪峰:“你在医院是主任医师,以前都是别人求着你,现在就变成你求别人了,能不能适应这个角色的转换?”邱雪峰毫不犹豫地回复:“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如同其他创业者一样,邱雪峰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资金。“天使轮投资机构华方资本合伙人来武汉找我交谈投资事宜,晚上一见面就和三位合伙人聊得非常投缘!”邱雪峰说当时聊完后感觉特别好,对方把自己发表的文章、专利、经历都了然于心,面对这样做好充分背调的投资者,自己心里有了一拍即合的感觉,“他们把我所有的论文都认真读过,也很认可这个领域的前景。我当时从心里就认定,公司一定要拿到他们的投资!果然一周内我们就敲定了天使轮投资!”
解决“卡脖子”难题
拿到投资,邱雪峰想做的事就是将自己多年的“积累”转化到临床应用。
邱雪峰从2005年开始人工血管研究,到今年已有十八个年头。“我自己就是心血管外科医生,临床上所使用的人工血管都是进口的,没有国产产品,内径6毫米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一直是个世界难题,疫情期间就因为供应链的问题给许多医院手术造成一定麻烦。”长期处于临床一线让邱雪峰深刻地洞察到国内人工血管领域存在巨大缺口。
在谈及选择创业方向时,邱雪峰提及一段读博期间的故事:“2005年我的博士导师课题方向是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但是我觉得爱德华、美敦力、圣犹达这些公司的瓣膜都已经非常好了,其中爱德华一款生物瓣膜使用寿命可长达20年,再去开发心脏瓣膜在当时我觉得还是非常难的,根据临床经验以及文献报道临床常用的Gore公司特氟龙高分子材料人工血管特别容易形成血栓而衰败,而国际上日本学者Toshiharu Shinoka 2001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全球第一例利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组织工程人工血管重建儿童法洛氏四联症肺动脉的病例,经反复斟酌后决定做组织工程血管这个方向。特别值得高兴的是,导师领衔研发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也在今年进入临床研究。”
“导师当时特别关心我的课题进展,担心我在血管这个方向做不下去,到时候无法毕业。”邱雪峰回忆起当时读博期间白天完成临床工作后,晚上和节假日做实验,三年发表了近20篇基础及临床研究论文,在毕业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最终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从此,邱雪峰便沿着人工血管的细分领域一直深耕多年。
实际上,中国的小口径人工血管领域已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市场上缺乏解决方案提供者。
一方面,人工血管在中国市场前景广阔,尚属一片蓝海。据中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显示:我国长期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平均13-14%/年,每年增加15万例),现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超过1.2亿,2022年CNRDS注册长期慢性透析患者超过100万例,预计2030年将超过230万例,其中使用动静脉造瘘患者82%,中心静脉置管10%,人工血管通路约7.2%。
对比美国,每年长期慢性血透患者约60万例,其中使用动静脉造瘘患者65%,中心静脉置管15%,人工血管通路20%,自体动静脉造瘘失败患者众多,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风险高,使用率却居高不下,凸显临床选择匮乏。市场调研机构恒州博智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人工血管市场规模约达50亿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22.12%;预计到2027年,该市场规模将达近70亿元,全球占比将达到22.59%。
另一方面,现有高端进口产品价格昂贵,性能不佳。据了解,国外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已有近30年的积累,其技术壁垒极高,需要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目前全球仅有3家公司的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进入临床或即将完成临床试验,其中美国两家、欧洲一家,而中国尚无一家厂商获得小口径人工血管医疗器械注册证。
而当前全球小口径人工血管的主流产品为美国Gore公司ePTFE人工血管,于1975年获FDA批准商业化临床使用,但该产品易形成血栓和感染,1年通畅率仅10-30%,1年平均干预次数超过2.5次,严重影响临床效果并增加医疗支出,这些缺陷一直无法解决。
邱雪峰表示:“现有小口径聚合物人工血管通畅率低、易形成血栓导致衰败而无法在冠脉搭桥手术中使用,冠脉搭桥领域全世界缺乏商业化小口径血管,作为心外科医生,最期待我们开发的组织工程血管将来和国外公司产品全球同步临床使用!”
目前,尽管美国一家公司可以生产出一种性能非常优异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植入体内一年通畅率约90%,5年通畅率58%,长期植入人体无感染、管壁钙化及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性能远超目前临床使用的ePTFE肝素涂层血管和其他血管,但其售价也非常高昂,每根约25,000美元。
邱雪峰希望结合其个人在心血管外科领域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海迈团队,突破组织工程小口径人工血管“卡脖子”技术,以解决国内人工血管短缺难题,“尽快让更多有需求的中国患者使用上‘负担得起’的组织工程小口径人工血管。”
据介绍,海迈医疗核心产品管线为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适应症包括慢性肾衰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下肢动脉外伤(包括战伤)、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搭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此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平台上,海迈医疗将开发生物胰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组织工程输尿管以及组织工程实体器官等再生医学产品,填补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空白。
谈到未来规划,邱雪峰表示,“公司计划2024年第一款小口径人工血管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025、2026年每年会新增一款产品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争取早日实现国产化,现在我们也布局了产品的PCT专利,将来产品出海和欧美企业同台竞争。”
企业档案:海迈医疗成立于2021年9月,坐落在苏州工业园区,拥有行业领先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平台技术。公司早期专注于利用体外生物反应器培养和生产人同种异体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适用于慢性肾透析血管通路建立、下肢动脉外伤血管替代、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并在此技术平台上研发、生产其他再生医学产品,并扩大至全球范围的临床研究及商业化。目前已经获得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方资本、太浩创投、领军创投、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牧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