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正文

上门做饭、代收垃圾、收纳整理……“懒人经济”市场火爆

每日财经网 2023-02-03 08:25本文提供方:网友投稿原文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8122   

家庭烹饪,垃圾收集,储存和分类... 懒人经济市场蓬勃发展,农民工迎来新的就业机会。 我不想打扫,但我希望我的家干净整洁,我不想做饭,但是我想在家吃好吃的....

家庭烹饪,垃圾收集,储存和分类...

懒人经济市场蓬勃发展,农民工迎来新的就业机会。

我不想打扫,但我希望我的家干净整洁,我不想做饭,但是我想在家吃好吃的...由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花钱购买服务来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于是懒人经济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今年春节期间,家常菜等服务异常火爆

伴随着懒人经济的快速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产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就业热潮,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懒人经济越来越火。

王跃,1985年后,山东潍坊农村人,跑步三年据他介绍,外卖跑腿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个人意愿接单,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每单平均配送时间30分钟左右,一天跑十几单左右月收入八千多,时间可控,相对自由

伴随着懒人经济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在家跑腿,做饭成为农民工找工作,打拼的新方向王跃告诉记者,他刚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身边的员工大多在40岁以上目前跑腿从业者趋于年轻化,很多农民工选择加入跑腿行业,这种行业入门快,入行简单,时间可控只要努力,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可观的

借助互联网经济,一批针对懒人的新兴服务业正在加速发展农民工不断为懒人经济注入新鲜血液他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懒人经济催生的新职业找到新的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挖掘新的需求,为自己的发展找到新的机会

我之前一直在餐厅做服务员,经常需要凌晨下班后来偶然接触到家政行业,觉得市场需求很大,就转行做家政服务业了来自黑龙江鹤岗的90后女孩黄凤告诉记者,她转行做家政后,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学习清洗油烟机,清洗地暖等细分服务所需的技能,成为金牌管家,找她的客户越来越多

懒人经济的版图在不断扩大。

花钱买便利的背后,是社会层次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懒人经济不仅提供了效率和便利,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消费转型以懒人经济衍生的各种便民服务为切入点,仓储分拣,上门美甲师,遛狗工,垃圾收集网络合同工,上门做饭小时工等新职业不断涌现,涉及外卖,家政,美容,按摩等多个领域这些闻所未闻的便民服务现在已经司空见惯

为了搭上懒人经济的红利,家政相关行业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提供的服务内容也不断丰富,家庭服务品类也层层细分。

以清洁为例,我们除了提供日常家居清洁外,还增加了收纳整理,软装除螨,冰箱等家电的消毒清洗等服务为了让更多的家庭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我们逐步扩展到育儿,营养,家教,护理,保健等全方位服务来自山东青岛的家政公司负责人刘涛向记者介绍

从市场情况来看,家政服务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呈现多元化发展,给农民工带来了巨大的就业空间据相关数据显示,家政行业的平均工资在不断提高2021年家政行业平均工资为6972元,较2020年增长约21.2%农村妇女是家政行业的主要从业人员,她们大多在40岁以上同时,家政行业的工作稳定性强,知识型家政阿姨的高薪也越来越吃香

保护各方的权益应是关注的焦点。

懒人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消费者的习惯已经基本形成大多数用户追求的不是一次性服务,而是更多的人开始要求定期上门服务相关专家表示,对于从业者来说,不仅要面对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还要适应新业态,新岗位,新工作模式带来的技术更新要求在进入新兴职业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需要深入细致地思考自己想从事的新兴职业的成长前景和发展空间

刘涛认为,现在大部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都存在短板,制约了家政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公司加大了对员工的系统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进一步强化了员工的文化知识,卫生习惯,专业知识等技能,还可以通过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增加收入

懒人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仍面临服务体验差,服务态度差等售后问题很多消费者也担心上门服务意味着让陌生人进家门,隐私等诸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业内人士认为,各方权益的保护应该是关注的重点一方面,消费者应维护自身信息安全,通过正规渠道或运营规范,信誉良好的平台选择服务另一方面,对于上述类别的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应保留服务证据,避免发生纠纷此外,提供上门服务的平台应事先严格审核上门服务人员的信息,消费者也有权评价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相关评价与服务人员的服务信用挂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山歌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news/2022/0711/9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