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乡村留守老人 创建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大年初七,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的84岁老人李金玉早早地穿上自己最干净的衣服,等着戈十七志愿者的到来。李金玉曾摔倒在火塘里,幸亏被人救起,如今她左侧身体被烧伤,左手因此伤残。平时她寡言少语、很少走动,最大的盼头就是社工带着志愿者来看望她,可以跟志愿者们一起聊聊天。
李金玉所等待的志愿者就是“戈十七云南公益行——走进施甸一路益起”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们。他们都是来自长江商学院的学子,由众多年轻民营企业家组成。“关怀乡村留守老人”项目旗下的这次公益活动,旨在缓解社区老人的孤独、日常照料、安全等问题,助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共同创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邻里支持的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40位戈十七志愿者走进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
志愿者陪伴农村老人一起过大年
此次,戈十七志愿者一行40人从北上广深各地出发,辗转到达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与施甸县县民政局和乡政府的志愿者汇合,分三组登门给老人们送上新年礼物,坐在院子里陪老人聊天、晒太阳,并接老人和大家一起过大年。
志愿者送去老人喜欢的家乡风味
集体活动在大中村一组的农户家举行,志愿者和老人们在院子里一起包饺子、打年糕、烤小香猪、做年饭。院子外绿树环绕的山路上,社工、志愿者、村民和老人一起手牵手打歌唱跳。老人和志愿者虽然语言不通,但微笑和欢笑声无不在透露着美好。
李金玉老人第一次穿上冲锋衣
随后,大中村村委会议室里举行了“戈十七走进施甸——乡村振兴和农村养老公益座谈会”。施甸县蒋紫剑副县长、县民政局胡广楼局长、摆榔乡陈毕华乡长和戈十七志愿者们围绕施甸县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和规划以及乡村振兴阶段和“关怀乡村留守老人”项目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其中重庆市北碚区人大常委彭烨主任代表戈十七志愿者,邀请了施甸县养老社工到重庆市北碚区做养老公益交流。
互相关怀、互为协同创建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戈十七云南公益行——走进施甸一路益起”是“关怀乡村留守老人”公益项目旗下的公益活动。该项目自2016年5月发起至今,经过5年多的实践,已先后在云南、陕西、重庆的86个村社区开设项目点,培育农村养老社工86人,激发村社2000余名志愿者,累计为3200余户计4600余位老人提供超过33万人次的养老服务。该项目以老人关怀为核心,依托村社区养老设施,通过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培育农村养老社工、激发村社区志愿者构成县-镇-村三级公益执行体系。在农村、城乡结合部的村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和社区公益活动,缓解村社区老人的孤独、日常照料、安全等问题,共同创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邻里支持的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志愿者为布朗族李瑶英老人剪指甲
在2022年春节期间,“关怀乡村留守老人”公益项目已在云南省、陕西省和重庆市共76个村社区相继开展了82场社区公益活动,为3182位留守老人送去关怀。
随着戈十七云南公益行的活动开展,“关怀乡村留守老人”公益项目引入了更多社会资源,再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及公益氛围构成了当地独有的社区旅游。让远道而来的志愿者给予了老人陪伴,他们也收获了公益感悟,社区洋溢着公益的快乐和美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面对面的接触,人际信任和关爱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资源的联动中,彼此的同理心发挥了力量。公益人不再把目光只聚焦在受助人的角度,还能更综合的理解政府人员并进行主动协同。同样政府人员也能近距离地感受到出资人的赤子之心。政府、社会组织、捐助者同为公益伙伴,互相关怀、互为协同提供公益服务保障。
农村养老社工从需求出发的养老服务
志愿者的收获和感悟
此次,戈十七云南公益行的活动体验,引发了志愿者诸多的思考。
志愿者万军认为:"中国是家国天下,公益是家园文化中的大爱"。志愿者吴慧颖叙述道:"当看到老人用衣服擦了凳子给她坐,拿出自家的核桃给她吃,她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次志愿之行本以为只是带着礼物和爱心来给予老人关爱,但她却在老人的关爱里融化了"。志愿者李洪阳评价此次活动十分具有人文关怀,很多公益组织都在进行公益活动,造成了公益“碎片化”,建议将公益活动打通、共享,以带来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志愿者唐洁表示:”公益不只是救助,更是点滴关怀营造的变革。“这次活动让她深刻地懂得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体会了“相信相信的力量”。
活动过后,上海市长益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钟铁华、知名公益人汤敏及志愿者们进行了项目探讨。大家认为公益项目应该从平等、赋能的角度来思考,要打造社会企业+公益模式,更要有社会公众、本地乡贤共同参与。除了公益执行体系,还要有筹资传播体系,更要创造出商业模式,将其融入到乡村振兴中,才能应对未富先老这个社会议题,实现共同创造老有所伴、互相关怀的社会。(主办方供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柳五